乐鱼电子






茶的药用起源与发展
发布时间:2017/8/17
药茶同气功 、针灸一样 ,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,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。药茶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,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,并屡经验证,行之有效。千百年来,为中华民族的健康 ,作出了贡献 。
 
    药茶,既可以作为人们工余 、饭后的饮料 ,又可以防病治病,缓衰抗老,延年益寿。所以 ,受到广泛的欢迎 ,并经久不衰 。据初步考证 ,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药茶方,至少有二百多方。有单味的,也有复方;有用于治疗疾病的,又有养生保健、延年益寿的 。品种繁多,的确称得上祖国医学一萃。
 
    茶 ,长期以来 ,被视为多种功能的中药 。在茶叶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为药用。茶叶作为药用,在我国很多古书上就有记载。例如:《神农本草》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,对茶的功用,就有明确的记载 :“茶味苦 ,饮之使人益思,少卧,轻身,明目。”并有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相传 :神农在品尝百种草药时,当尝到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 ,正巧倒在茶树下 ,而茶树叶上的露水流入口中,使之苏醒得救。这虽说是传说故事 ,但却记载了茶叶有解毒功能这一事实。三国时名医华佗在《食论》中写下了“苦茶久食益意思”,指出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记述有“茶治便脓血甚效”的验证 。梁代名医陶弘景云:“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”。这虽有夸张之嫌,但也说明了茶叶有强身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。盛唐时期 ,在朝廷命苏敬等编写的《唐本草》中云:“茶味甘苦 ,微寒无毒、主瘘疮,利小便,去痰热渴 ,主下气,消宿食 。⋯⋯下气消食 ,作饮 ,加茱萸 、葱、姜良。”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中也记有“破热气、除瘴气、利大小肠。”著名医学家王焘的《外台秘要》第三十一卷中有“代茶新饮方”一节,详细记述了药茶的制作,使用和主治疾病 ,开创了药茶制作的先河 。药王孙思邈编著的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 ,在食治节中称茶“令人有力,悦志”并记有茶药方十余方。孟洗《食疗本草》中也有用药茶治“腰痛难转” 、“热毒下痢”的记载 。
 
    药茶的运用,到了宋朝,已有相当的发展 。不少劳动人民和医家 ,采用药茶防病治病,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药茶方 。在官方编纂的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圣济总录》中作了广收博采。记有不少药茶方。如葱豉茶、薄荷茶、石豪茶 、腊茶、合腊茶 、硫磺茶等,都在以上两本书中有配方、用法、主治等方面的记载,并广泛用于实践之中。许多药茶方,不仅在群众中饮用,在宫廷王室里也颇受青睐 。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,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,根据多年经验 ,写成《饮膳正要》 ,其中就有不少药茶方 ,并指出 :“凡诸茶 ,味甘苦微寒无毒,去痰热止渴利小便 ,消食下气,清神少睡。”著名老年学家邹铉在宋朝陈直《养老奉亲书》基础上 ,广收博采,著述了《寿亲养老新书》 ,其中收载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,如槐茶方、苍耳茶方等,并有试茶、香茶、柏汤茶、干荔枝茶的制作记载。吴端《日用本草》、王好古《汤液本草》中 ,均有药茶功效的记载 。
 
    明朝以后 ,药茶方运用更加广泛 。在《《普济方》中的药茶一篇中 ,收载了药茶方8个,并详细介绍有适应症和饮用方法。《韩氏医通》中首次记载了缓衰抗老的八仙茶” 方 。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附录药茶方十余个 、如茅根茶、萱草根茶等 ,并对药茶的功效作了全面的论述,并促进了后世对药茶的研究。
 
    清代,载药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多。张璐的《本经逢原》、陆廷灿的《续茶经》、刘源长的《茶史》二卷、汪昂的《本草备要》,王士雄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 、黄宫绣的《本草求真》、等书均有药茶方的记载。其中沈金鳌《沈氏尊生书》记载的瘟病学家叶天士药茶方,后来改制成“天中茶”的药茶,十分有名,至今还运用于临床,受到医家推荐 。黄伯雄的《食鉴本草》、赵学敏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不少药茶方 ,为研究和整理药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。清宫十分重视强身健体 、延年益寿的药茶方,如清宫仙药茶,由乌龙茶、六安茶 、泽泻等组成。据现代药理研究,其降脂、化浊、补益肝肾,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,十分明显 。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一书的清热茶方中,就有清热理气茶、清热化湿茶、清热养阴茶 、清热止咳茶等。这些茶方,都是中医宝贵的文献资料。
 
    近代,药茶方在群众中已广泛流行,特别是建国以来 ,更受重视。1963年编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,附录有药茶的一般制法和要求,为药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。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》等 ,收录了不少有效的药茶方。临床上,除茶叶外,还制成了不少成品药茶,如建曲茶 、午时茶 、甘露茶、感冒茶 、减肥茶 、天中茶 、乌龙茶等 。乌龙茶已打入国际市场 。许多著名老中医用药茶方防治疾病,积累了丰富经验 。耿鉴庭《瀚海颐生十二茶》已在群众中广为采用。中药学家叶橘泉用决明子茶健身延年的经验得传播。周潜川《气功药饵疗法与  救治偏差手术》一书收列了多种药茶处方。近年来 ,不少专家出版了不少著作,收纳大量有效茶方,如丹参茶、山楂茶 、荷叶茶、玉米须茶、三宝茶、葛根茶等,颇受群众欢迎 。
 
    综观我国古代 ,记载药茶的书十分丰富 。其中有《本草纲目》之类的本草类书27种,有医方类,如《枕中方》、《千金方》等7种 ,有《采茶录》 、《茶谱》等茶书类四种 ,有《博物志》、《述异记》等经史类7种。多达61种古书中记载着茶叶的药用价值和药用配方。涉及治疗疾病的方剂多达219方,仅治去痰的便有药茶19方 。
 
    在国外,药茶方的应用也十分广泛。苏联药典第八版中即记有茶方通则,并有“泻下茶”、“止咳茶”两种法定处方。近年来 ,青草茶在欧州盛行。日本津村顺天堂试制“袋泡茶”,用于保健 ,并取得了专利权 。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根据中医古方,采用电脑配制药茶成品,有桑菊感冒茶、参和茶、八珍茶等 ,深受欢迎。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袋泡茶、香料茶、速溶茶 、冰茶、混合饮料茶、中药茶等。充分发挥着药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。茶与人类健康紧紧相连 ,目前,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把“茶—21世纪的健康饮料”列为90年代的重大研究课题 ,并由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进行研究 。
分享:
News
医药知识
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宝通街新华路泰和大厦8楼   邮编:262700    

电话:0536-8303466    传真:0536-8303466    Email:m13046488225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7 山东乐鱼电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潍坊金山科技 鲁ICP备17029539号





XML地图